新闻详情

坟墓和海葬的起源

发表时间:2023-03-10 17:03

墓葬是死亡文化中最重要的形式,它反映了人们对死亡、社会地位和民俗风情的看法,是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。陵墓是生者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社会状况建立起来的,是地球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。

从各类文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,埋葬行为是从“弃尸”到“野葬”,然后才出现挖坑埋葬,这样坟墓便才出现了。通常,埋葬棺材的地方(坑)叫墓,也叫茔;墓地内的区域被称为“兆域”。坟堆,或者说坟墓,是在墓地埋葬棺材的地面上堆起来的,也就是说,墓指的是平地,坟指的是高地。自从坟墓出现以来,这两个词就分不清了,人们统称它为“坟墓”。中国古代一直有在墓中种树的习俗,尤其是松树、柏树和杉树,以象征祖先像松柏一样常青。所以后人常把陵园墓地称为“松柏”,还经常在挽联上写上某人的“松柏常青”等之类的话语。

海葬的历史非常悠久,它最初起源于维京人,并成为海上最古老的哀悼仪式。海葬的第一个仪式很简单,就是一只小船载着尸体,挂上帆,乘着夕阳,向西行驶,让它在海里漂流。后来,在这一年又一年的演变中,它被军方所采用,在最初的几年里,当船员死亡时,如果尸体不能带回陆地埋葬,他们将在海上举行海葬仪式。海葬通常在日出或日落之前举行,但也可以在夜间举行,这取决于战场的特殊情况。在海上举行葬礼时,船员们在后甲板上排成一排,将尸体包裹起来,放在一块木板上,木板在葬礼结束后略微倾斜,尸体滑入海中沉入水中。这时,船哨响起,战舰降半旗,军中乐队奏起挽歌。日期(某年某月某日)、时间(几点几分)、经纬度载入航海日志。这是他们第一次传统的海葬。

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逝世后,骨灰撒海,开创了中国海葬的先河。如今,随着殡葬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换代,海葬作为一种文明节俭的殡葬方式,逐渐被人们所接受。海葬是彻底解决骨灰安葬问题、节约殡葬费用的最有效的处理方式之一,也是未来骨灰处置的发展方向。


分享到: